分卷阅读870

然知道对手是澜家,还敢这样许诺的,的确只有天家了。
  孙允在西南的日子里,一直和佘志业藏在澜仲禹的羽翼之下,自然也亲眼目睹澜仲禹是如何被击溃的。
  如今皇权日益壮大,麾下奇才辈出,澜家丢失了西南便是一个重要的信号。
  或许这天是要变了,澜家日薄西山已在眼前。
  是时候该弃旧图新了。
  孙允终于说了,将当年军资大案的始末说得明明白白。
  当年卫慈让位,先帝另立储君,不久驾崩,新帝得登大宝,但澜戡觉得新帝德不配位,想要拥立他人,甚至取而代之。
  在以澜戡为首的澜氏集团与天家斗争的漫长岁月里,一代人老去,同盟之中中坚力量渐渐退出舞台,新锐领袖慢慢崭露头角。
  澜戡退居丰州,京师核心从澜戡转接到澜宛身上。而当年那个孤军薄旅的天子,也已经长出了更为丰厚的羽翼。
  唯一不变的,是澜氏的野心。
  澜家一直在暗地里筹备军饷,储备军力,更是联合多衣国打造辎重。从东南到西南,从丰州到博陵,澜氏如日中天。
  澜戡厌倦了继续和天子兜兜转转的政治游戏,他也察觉到了卫袭的成长,便想要速战速决,快些解决这心头大患,联合沈和吴家一同协商谋反大计。
  那时孙允是绥川刺史,也是澜家早就揽入阵营的一员要将,彼时他正在绥川与边境贼寇作战,与兵部尚书佘志业一块儿打起了军资的主意。
  事实上他们得手了多次。
  因战事向中枢讨要钱粮、兵力和各种辎重,这是个非常正当的理由。每回求援,中枢都会紧急调派辎重兵马前往支援,就怕绥川受不住,贼寇冲入中原,后患无穷。
  每每绥川战败后便要军资,军资到了,战事也平稳了。可没过多久,博陵又收到孙允的信,说贼寇再犯,情况紧急,继续向朝廷讨要军饷物资。
  三番五次之后,卫袭起疑,这便让沈约带兵前去绥川,接管绥川兵权是一,更重要的是查清孙允到底在玩什么把戏。
  沈约身为沈家嫡女,一直不喜澜氏所为,更不喜沈家对澜氏唯命是从。
  这次前往绥川还是受了天子之命,可想而知她的心不偏澜家,甚至连沈家都不放在眼里。
  那些年她一直都在和澜氏甚至是自己的宗族划清界限。
  沈约将来绥川之事,给孙允和佘志业极大的震慑力,害怕贪没军资的事情败露,孙允和佘志业联手伏击沈约。
  后来的事沈约也知道了,她在绥川中了孙允和佘志业的埋伏,九死一生。
  “军资并不是我们想贪没就能贪没的,军资的转挪需要经过‘三司检校’,我和佘志业不过‘二司’,还需一司方可成事,所以,需要中枢之中有人配合……”孙允嘴唇上满是血口,凌乱肮脏的头发垂在脸上,即便如此,谈起当年的惊天大案,他还是露出了不可一世的笑容。
  阮逾双手交叉抱在前胸,他和沈约对了一个眼神,两人都明白了。
  军资的转移还需要过户部的手,有什么异样也逃不过户部的眼睛,所以当时户部的一把手王弘阔,便是军资大案中另一个关键人物。
  孙允道:“王弘阔,时任户部侍郎,当时户部尚书空缺,澜尚书便向他抛出了橄榄枝。这姓王的胆子小,但在朝中素有美名,极会装腔作势,这便是他好用的地方,便于隐藏。”
  孙允说王弘阔是户部一把手,肯定得圈住了他军资才能妥当,但说回来,他的能力是在他的学生唐士瞻之下的。
  唐士瞻目达耳通又尚治理,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澜宛非常喜欢他,想要招揽他。但几番诱惑之下,唐士瞻依旧毫不动心。
  即便那时的唐士瞻还不知道自己的老师已经背叛苍室,不知澜家正在转挪军资,但落在澜宛眼里,不可用之人必定会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变成敌人,她对唐士瞻已经起了杀心。
  却比王弘阔慢了一步。
  孙允和佘志业联手“害死”沈约之后,生怕纸包不住火,若是天子继续追查,军资大案被捅破,他俩肯定逃不了。
  与其坐以待毙,不若率先出击。
  军资案已经震动朝野,孙佘二人竟主动告发吞没军饷之事,但他们并没有承认是他俩所为,而是将所有的罪责推到王弘阔的头上,随后便制造了一场意外,人间蒸发。
  王弘阔被扣了一个天大的罪名,吓得夜夜心惊胆战睡不着觉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  那时陆责就在王弘阔的府上,以“宋暮”这个假身份当任谋士。
  一直在暗中看好戏的澜宛嗅到了借刀杀人的好时机。
  此时孙允还没离开博陵,他目睹了澜宛借王弘阔的手杀死唐士瞻的整个过程。
  陆责为王弘阔出主意:“王公正是中了奸人的计谋,如今难辞其咎,若是天子怪罪下来,恐怕王家全家都得被连坐。”
  王弘阔听完他的话,更是肝胆俱裂,张皇失措直问陆责该如何是好。
  陆责便教他:“旁人诬陷王公,王公自然也可以以同样的手法将罪名推出去。”
  陆责于他耳边说了一通后,王弘阔“啊?”了一声,整个脸皱了起来:“这,这如何使得?他是我的爱徒!我怎么能……”
  陆责一双犀利的鹰眼瞧着王公,他的长相奇特,含着一点点笑意的时候自带讥讽之态。
  “王公阖家被杀,或是死一个学生,孰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